“原來還有這樣的太原”“太原太酷啦”“近兩年華北地區氛圍最好的音樂節”……8月20日晚,為期兩天的“首屆新城市音樂節太原站”在一片熱烈的氛圍中落下帷幕。繼山西省文旅廳#山西我來了#話題挑戰賽之后,又一山西文旅標桿型文化事件“首屆新城市音樂節”,在兩天時間里與來自全國各地數萬名樂迷一起見證了這場音樂節,綜改區范圍內及太原、晉中周邊酒店全部滿員,值得關注的是本次音樂節吸引了約2萬名省外樂迷,直接帶動當地文旅產業消費超4000萬元。
因為“新城市”,山西綜改瀟河園區走進了更多人的視野;因為“音樂節”,山西綜改示范區轉型升級發展的窗口正在逐步打開,一大波年輕人對山西有了更切實的感觸,對瀟河有了更明確的認識,在簽名墻寫下了“瀟河,下次見”的約定。在搖滾力量加持下,瀟河新城格外耀眼。
音樂節是一種有效的傳播文化內容的產業形態。為了貫徹省委、省政府將文化和旅游產業打造成戰略性支柱產業,建設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旅游強省戰略新理念。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指示和講話精神,彰顯文化自信、深化文旅融合,大力實施文化強省戰亂上邁出新步伐,激活城市文旅發展新賽道,延伸文旅消費鏈,提升城市形象,豐富群眾文化娛樂活動,努力為山西在轉型發展上探索新路徑。太原,歷史文化底蘊深厚,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多彩,從晉祠、雙塔寺等歷史文化勝地,到太原古縣城、柳巷等現代商業集合體;從社火節、廟會等傳統文化節慶,到馬拉松大賽、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等眾多國際賽事……可以說,太原從古至今都是一座文化之城,厚重的文化底蘊必然會催生出更高層次的文化需求。
如果說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是促使龍城文化繁榮的底氣,那推陳出新、再接再厲是將山西特有特色文化發展不斷推向新高度的硬核實力。常年在濃厚文化氣息包裹中耳濡目染的太原人,不斷創新文化形式、豐富文化內容,“新城市音樂節”正是太原文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結果,而太原也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將“底氣”變成了“名氣”,讓太原文化招牌更加閃亮。
全區通力合作,將“寵粉”變為“圈粉
兩天的時間,讓4萬多樂迷在離別之時紛紛豎起大拇指的,除了精彩的演出,更多的體現在音樂節現場執行保障的各項細節中。為辦好這場音樂節,下了決心,也用了心,從干部到群眾、從宣傳號召到預案制定、從場地布置到場外設點、從路線制定到交通管制,每一位太原人都在為這場音樂節的成功舉辦貢獻著力量,事實證明,太原做到了,也做好了。這也是太原市首場戶外規?;顒尤藬底疃嗟囊魳饭?。
音樂節立項前夕,綜改區就召開會議、成立小組、制定工作方案,對“新城市音樂節”的相關工作進行分工部署。開設擺渡直達路線、設置臨時停車場、聯絡擺渡車;公安部門出動800余名警力、保安力量1400余名,圍繞勤務運行、防爆安檢、應急處置等多個方面進行24小時精細化巡查,確保有序安全;安排2輛救護車現場備勤、12名人員隨行,4輛救護車醫院備勤,準備了應急綠色通道,現場還設置醫療服務點,準備了常見病常用藥品和救治設備;綜合執法局每天出動垃圾清運、環衛保潔全程靠上,確保現場及周邊環境干凈衛生;各位志愿者、引導人員熱情服務……如此精細又充滿人情味的保障服務,將歌迷對音樂節期間所有的“問號”變成了滿意的“嘆號”,也讓太原速度和服務細節圈粉,換來了一句句“瀟河,下次見”。
發展環境優越,將“流量”變“留量”
如果說這場音樂節是促使太原文旅消費升溫的“種子”,那么招商引資、人才引進就是這場音樂節帶給太原的最大“果實”。據數據顯示,8月19日—8月20日兩天時間,新城市音樂接待游客5萬多人次,有效拉動了消費增長。同時改變了游客對太原、太原人的印象,萌生了選擇太原的理由。
“突然感覺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,太原新城市音樂節簡直嗨到爆炸,看到了有史以來最多的積極向上的表達自我的旗幟,有股子迷笛的味兒了,二手和痛仰的樂迷太瘋了!頭一次看演出觀眾席比舞臺還吸睛的!”這是一位網友對新城市音樂節的感受,兩天時間讓她重新認識了太原,也讓她愛上了太原。歡快的音樂背后,生出了發展的指向,引導更多更多有理想、有擔當的年輕人前來奔赴這座未來之城。
一座城市,讓人難忘的理由有千百萬種,在這個激情滿懷的中夏,太原因“新城市音樂節”與四面八方歌迷相遇、相識,也憑實力“圈粉”“出圈”。太原正展現出未來可期、將來可待的蓬勃發展活力。